日本成人电影

博士学位论文双向匿名答辩公告(劳动经济学)

答辩时间:2025年11月26日8:30

答辩地点:博远楼3号会议室

专 业:劳动经济学


答辩论文信息:

专业

论文题目

劳动经济学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


学位论文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累积效应的作用,进一步演变为家庭财富和社会资源的差距。父代在经济和社会资源分配上的不平等结构传递给子代,进而在社会变迁与流动中催生了阶层固化现象。本研究以CFPS数据库中2010至202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和对比回归系数法与转换矩阵法所得的代际收入流动弹性、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和惯性率等多项指标结果,旨在更精准地描绘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接着,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宏观和微观不同层面间可能存在的直接和中介影响路径展开充分的实证检验,进而提出影响机制的路径假设,并借助路径分析模型进行拟合验证,系统性地探究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制。最后,依据已构建的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该影响机制在城乡区域和经济区域间存在的异质性。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Prediction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fuzzy logic model[J].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1, 40(2):2541-2552.

[2]京津冀城市群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影响[J].中国软科学,2023,(09):171-181.




答辩时间:2025年11月26日10:15

答辩地点:博远楼3号会议室

专 业:劳动经济学


答辩论文信息:

专业

论文题目

劳动经济学

数字技术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研究


学位论文简介

  我国即将进入“十五五”时期,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劳动力空间集聚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劳动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利用2006—2023年中国28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系统研究数字技术对劳动力空间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的总体影响是数字技术带来的“虹吸作用”与“空间溢出作用”所引起的集聚收益与成本相互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的发展总体上促进中国劳动力空间集聚和区域要素优化配置,并通过本地市场效应、价格指数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影响劳动力空间集聚。数字技术对劳动力空间集聚存在阶段性特征,总体上表现为双重门槛效应。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使得数字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空间格局优化协调发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人口空间集聚对中国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个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人口研究, 2023, 47 (03): 121-132.

人口空间集聚红利的概念、产生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人口与经济, 2025, (02): 1-15.

中国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分布格局特征、问题及政策思考 [J]. 人口学刊, 2022, 44 (04): 1-13.

对中国“未富先老”概念和阶段的重新审视 [J]. 河北学刊, 2025, 45 (02): 173-180.